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17
0
AI & Data

30 天打造 App 評論洞察系統:用 AI 讓產品團隊更懂用戶系列 第 17

【Day 16】訓練語言模型的選擇:為什麼我用 BERT?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在這次的專案中,我選擇了預訓練模型進行 Fine-tuning。這是一種高效且常見的作法,能讓我們在短時間內,利用現有模型的強大能力,來解決特定領域的任務。

為了情感分析任務,我選擇了在中文領域廣受歡迎的 BERT-based Chinese 作為基礎模型。


什麼是 BERT?

BERT,全名為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,是 Google 於 2018 年提出的一種基於 Transformer 的預訓練技術,專門用於自然語言處理(NLP)。

BERT 的革命性在於,它不像傳統模型只能單向閱讀文本,而是能雙向地理解上下文,這使得它能更準確地捕捉語意。簡單來說,它透過閱讀大量的中文語料(如中文維基百科、書籍等),學會了語言的基本結構和語意關係,具備了強大的自然語言理解能力。


為什麼選擇 BERT?

BERT 在過去幾年間,已被廣泛應用於多種 NLP 任務,並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。它之所以能成為首選,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:

  • 強大的基礎能力
    BERT-based Chinese 已經在海量的中文語料上進行過訓練,對中文語法、詞彙和語意有著深刻的理解。這為我們的專案提供了堅實的起點,讓我們不必從零開始訓練一個龐大的模型。

  • 優異的 Fine-tuning 表現
    雖然 BERT 已經很強大,但要將其應用於特定的情感分析任務,我們仍需要使用自己的標註資料進行微調。這一步驟非常重要,因為它能讓模型學會辨識特定產業或領域中獨特的表達方式,例如:電商評論中的「出貨速度」或「商品質感」。透過 Fine-tuning,我們可以讓模型達到極高的準確率,遠超過未經訓練的通用模型。


參考資料


上一篇
【Day 15】利用大型語言模型(LLM)加速資料標註流程
下一篇
【Day 17】使用 LLM 進行自動標註流程
系列文
30 天打造 App 評論洞察系統:用 AI 讓產品團隊更懂用戶18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